当前散户配资官网首页,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了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其中,标识注册量突破6700亿,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24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1亿台套,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双跨”平台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发展水平的代表,发展迅速、创新活跃,在推进实现新型工业化新阶段的过程中扮演着整合者、探索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整合各方资源、探索新的模式、引领新的路径。
成绩怎样?
“双跨”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突破、应用赋能的标杆,工信部从于2018年组织“双跨”平台申报,2019年正式开展“双跨”平台遴选工作。据“工业互联网世界”监测,2019年工信部首次公布10家“双跨”平台企业;2020年“双跨”平台企业达到15家,新增5家;2021年的15家“双跨”平台企业与2020年保持一致,顺序做了适当调整;2022年“双跨”平台企业28家,新增14家,紫光云引擎的UNIPower平台被动态调整出“双跨”名单;2023年“双跨”平台企业新增23家,共计51家,为“双跨”平台最多,但同年9月再次公布的“双跨”平台企业为50家,摩尔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动态调整出“双跨”名单。2024年“双跨”平台调整到49家,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动态调整出“双跨”名单,并首次分A、B、C三个等级。
“双跨”平台历经六年发展步入第七年,已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赋能阶段,平台的质量和水平都有显著提升,覆盖多个行业和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潜力,标杆引领效应更为明显。呈现出平台生态逐渐完善、技术耦合不断增强、工业软件云化突破、赋能成效日益显著、“双链”支撑持续强化、标杆案例持续增加、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等趋势。
一是地域发展渐趋均衡。当前,49家“双跨”平台已经覆盖全国16个省份,包括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安徽、重庆、上海、河北、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辽宁、河南、江西、新疆,兼顾东中西部。多省高度重视打造“双跨”平台,从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生态载体等方面加强保障,涌现出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是平台生态更为完善。基础运营商从传统的负责“连接”的角色,摇身转变为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国联通格物Unilink平台已经通过整合“云网边端”资源,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服务能力。中国移动One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交专利草案32件,参与了2项国标、20余项行标和团标的编写。以腾讯Wemake、百度开物、京东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云服务和互联网企业以其云和产业互联网能力为依托,持续升级其平台能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制造业孵化数字化企业是由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的一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量。例如,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跨行业赋能打造12座全球灯塔工厂。富士康Fii 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面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工业APP及创新性应用。工业数字化和软件专业厂商专注于工业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应用,凭借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深厚积淀,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管理理念融入工业企业的运营流程。例如,蓝卓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智慧大脑”的核心平台。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国内外企业云服务与软件厂商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拓新拓宽。
三是赋能成效日益显著。赋能行业方面,“双跨”平台深耕制造业工业场景,通过对大量行业经验和工艺进行模型化、软件化,实现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和重构。例如,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解决方案1414个,其中自有解决方案256个,覆盖24个行业9大领域。中天互联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船舶、纺织、电力、电子、机械、家电、建材、建筑、农业轻工、化工等重点行业提供了数百个解决方案。河钢数字WeShyper(威赛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功连接超过52万台工业设备,承载了数千个工业机理模型与应用软件,为超过1万家工业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并吸引了3万余名平台开发者注册。
四是标杆引领效应更突出。2024年“双跨”遴选首次给出A、B、C三个等级,是工业互联网“双跨”标杆建设的重大创新。毫无疑问,A、B、C三个等级都是工业互联网的优等生,但给出适当分级,会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进取意识,在差异中激励成长。“双跨”也不是可以躺赢,而是要在真正赋能实体经济上见功夫、见成效,可带动一批未入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大建设和改造的力度。
积极打造国际影响力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也是塑造全球化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积极推动中企出海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也逐步将目光投向海外,从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到全球生态共建,不断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在工信部《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自评报告》中,中国联通特别强调了其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基于“双措并举”,即服务外资入华“请进来”、中资出海“走出去”两种模式。2024年6月,中国联通携手美的AIS、华为打造的“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泰国5G智慧工厂”荣获2024年亚洲移动大奖(AMO)“亚洲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标志着中国联通5G数智应用“扬帆出海”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从规模化向全球化延伸,实现“中国5G经验”走向世界。
目前,中国移动已形成中国移动国际公司、香港公司、巴基斯坦子公司三家境外主体,并与各省公司、专业公司协同发展,构建了完备的国际业务团队。在全球建成305个POP点,其中自建节点134个,连接触点覆盖87个国家和地区、155个城市,能够满足全球传输专线、互联网转接、VPN连接需求,在全球运营商基础网络能力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国际公司还与华为、阿里巴巴、工行、建行、浦发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建、中铁、中广核、顺丰等7000多家重点中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在实际落地项目中,如在希腊打造的5G智慧港口项目,通过提供5G专网、智慧港口平台、网联无人机等产品和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港口生产运营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
此外,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收购海外企业(如美国GE Appliances、意大利Candy)复制平台能力,助力GE Appliances营收增长近2倍,利润提升至3倍,已在中国、美国、新西兰、意大利、埃及等国家70余座工厂落地应用,跨行业赋能打造12座全球灯塔工厂。面向国际化与国产化,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统一的云原生平台,支持多语言/地区适应性以及国产化适配,实现“小时级”部署之余,还能提高业务与IT的协同能力,加强信息沟通,减少工作误差,提高开发效率。航天云网INDICS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全球20余国,重点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制造业,提供跨境协同研发与产能共享服务。
当前,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出海已进入“技术+标准+生态”协同推进阶段,未来,在国际舞台,将更好发挥强大的标杆示范作用,进一步释放全球化价值。
以“双跨”力量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
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高级工程师、河北联通工业互联网团队主要创始人高彦军在接受“工业互联网世界”&《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双跨”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实体经济创造真实价值。唯有坚持技术深耕与场景深耕双轮驱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让工业互联网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
在高彦军看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成为“双跨”平台竞争力跃升的核心驱动力。“双跨”平台需要构建“行业大模型+场景微调+智能体”技术体系,在制造业中应用预测性维护模型,降低设备故障率,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打通跨企业订单、产能、物流数据壁垒,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未来,“双跨”平台需将通用大模型转化为垂直领域“产业大脑”,推动AI技术从单点突破向体系化赋能演进。
此外,在落地层面,“双跨”平台需坚持“脱虚向实”,聚焦三大方向。首先,开发标准化SaaS应用,以“开箱即用”模式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覆盖80%的长尾需求。其次,深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如针对白沟箱包、佛山陶瓷等区域产业,打造“平台+产业集群”数字化解决方案。最后,构建“场景驱动-数据沉淀-模型迭代”闭环,将每个细分场景转化为技术落地的“试验田”。
智昌科技集团总裁赵伟建议,“双跨”平台提高竞争力,要专注、创新、整合、坚持。只专注平台本身业务,坚定的做数字化底座,做小而美的企业和产品。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客户赋能模式,打造市场标杆,聚焦细分市场,规模化复制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以投资并购的方式,结合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成功业务模式,走协同一体化发展道路,全面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坚持被市场验证的业务形态,放弃不符合市场逻辑的模式,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坚持道路和方向的正确性。
创新七年,“双跨”队伍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工业互联网生长进程中扮演了灯塔性角色,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流砥柱”。
在新的阶段,相信随着新型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崭新并长期的事业散户配资官网首页,也是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舞台。在新的舞台,需要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站好C位、唱好主角,并更好发挥强大的标杆示范作用,引领全产业链协力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广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